



舞龙,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不少地方的人们喜欢用舞龙表演来祈求平安和丰收。而在寿光市侯镇仉家村,仉家龙灯不仅是远近闻名的舞龙表演艺术,更是村民们在好年景里必不可少的一种年味。
“挑起龙头,走嘞!”仉家村的村委大院里,锣鼓欢腾,随着一声“令”下,两条“巨龙”摆尾腾空,在“龙珠”的挑逗下,两条“巨龙”做出追逐、嬉闹状,时而腾空跃起,时而盘踞云海……村民们自豪地说:“俺村的绝活不赖吧?瞧大家舞得多带劲!”
作为仉家龙灯艺术表演的传承人,仉松三告诉记者,2008年7月,仉家龙灯制作技艺被列为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灯是仉家村人的独门绝技,其表演独特,情节变化多,加上锣鼓的配合,烟花爆竹齐放,仿佛真龙在云雾中翻腾,要是到了夜晚,在龙身里点上特制的蜡烛,两条“巨龙”更是活灵活现,威风八面。
仉松三说,一条“巨龙”的龙头处最大直径为1.2米、龙身直径0.9米,身长35米。“一个龙头20公斤,龙尾8公斤。”仉松三表示,一条龙起码10个人舞,两条龙就是20个人,龙身每节要有两个人相互替换,龙头演员要换3个,龙尾也要换1个,加上锣鼓队,一场表演下来,整个舞龙灯队伍达50余人,不然很难撑下来。
对于仉家村来说,龙灯表演不仅仅是一项文艺表演,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23岁的仉静是队伍里的年轻一代,从参加表演至今,已经有3年多了。“打小就看着村民们表演,耳濡目染下,自己也就喜欢上了这项文化活动。”仉静说,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年轻表演者有十几人,下一步,他们将从老一辈表演者的手中接过这项文化活动,并将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寿光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