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潍坊昌邑市坚持先立后破、靶向施策,积极探索移风易俗工作新路径,引导各乡镇(街道)运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规民约等举措,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用“小切口”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移风易俗犹如一股春风、一股暖流、一股清泉,润物无声地融进群众柴米油盐的生活,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我们将移风易俗、孝道文化融入了基层治理,积极弘扬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增强群众幸福感。”东陈村90后兵支书陈盛超说。 升学宴“变成”奖学金 “孩子今年考上了一本院校,全家人都很开心。今天村里给了她一份特殊奖励,比办升学宴更有意义。”村民孙占胜高兴地说。 “今年是第五次举办发放奖学金仪式,2020年我们提出成立‘英才成长计划’以后,村民们纷纷捐钱支持,两个晚上就收到一万两千多元的捐款。我们把全部捐款用于奖励村里考上优秀院校的学生,本科、硕士、博士分别奖励600元、800元、1000元每人,激励村里的孩子努力读书学习,同时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新风尚,引导学生家长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做勤俭节约、喜事廉办的表率。”孙斜村党支部书记孙连伟说。 婚事新办为“甜蜜”减负 2024年1月,昌邑市卜庄镇南任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部二级上士任炳征新婚。在婚礼当天,这位爱心青年不坐婚车,选择徒步迎接新娘进门,将节省的婚车租赁费捐给困境儿童。 妻子马玉萍说,“公公就是一名党员干部、村支部书记,经常给别人宣传喜事新办、移风易俗。去年,我们还一起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当时,我们就商定,要起到带头作用,办一场更有意义的婚礼。” “薄养厚葬、炫富攀比……这些陈规陋习曾经是群众的难言之隐、心头之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重在建章立制,让文明常态畅行。”奎聚街道东店村党支部书记在市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上精彩发言。 2006年东店村“两委”成立由支部书记王元江任理事长,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热心服务的群众任成员的红白理事会,出台《禁止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并把规定写进了《村规民约》,印制成册分发至每家每户制作张贴。白事一律禁止穿白衣、扎纸草,实行戴白花黑纱、默哀、鞠躬等新礼仪,停丧天数由三天改为一天。 村里有谁家要办红白事了,红白理事会就上门服务、提前沟通,提醒事主按规定办事,还可以帮助事主确定酒席数量、烟酒价格、参加人员、用车数量等,协助喜主办成既节俭又喜庆的婚礼,既为群众做好服务,又能发挥监督作用。
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给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柳疃镇东陈村建起了长者食堂。刚过11点,食堂里便热闹非凡,老人们结伴而行,缓缓步入食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一边亲切的聊着家常,一边满怀期待地等着饭菜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