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潍坊昌邑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暨“核心价值观我践行”主题活动成功举办,据了解,今年昌邑市“3·15”系列活动将聚焦食品、家电等民生消费领域,开展一系列以“核心价值观我践行”为主题的诚信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更是昌邑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诚信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昌邑市融通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信用建设,将诚信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实践活动,营造了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信”立身:主题活动凝聚全民诚信建设合力
为进一步强化诚信文化建设,全力营造社会诚信氛围,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昌邑市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让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在“信用宣传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和深化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举办诚信教育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等“诚信6+N”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诚信理念深入市场经营主体、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昌邑市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美德诚信示范街区等阵地组织开展美德信用“五进”活动,将诚信建设融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美德昌邑 信用昌邑”建设,激励更多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身诚信建设,形成“人人关注诚信,社会崇尚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德”化人:文明实践厚植城市诚信道德根基
培育诚信典型是昌邑市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昌邑市通过积极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载体,广泛传播守信践诺的昌邑故事,以典型引导人、以氛围影响人。
来自昌邑的“好人”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信的力量。入选诚实守信类“山东好人”的王蔚成,为着一句“誓将荒山变绿洲”的承诺,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退伍老兵张志波,拾金不昧守本心,以善行彰显诚信光辉;还有80后新农人代表刘佳,以诚为先,拉着老乡奔小康……他们的故事,不仅是诚信的生动实践,更是昌邑市诚信建设的缩影。
诚信需要真情浇灌,更需热情培育。昌邑市还通过“信易+”守信激励机制,为各级好人及道德模范提供“信易居——诚信美德抵房款”等优惠政策,这种激励机制不仅让诚信者受益,更激发了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昌邑市通过全方位的尊崇、立体化的宣传和制度化的保障,让诚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规范。如今,诚信文化在昌邑市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推动城市文明的重要力量。
向“新”而行:数字赋能驱动信用治理创新升级
加强诚信建设,必须用制度保驾护航。昌邑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抓好企业主体的信用管理工作,引导企业自觉肩负起主体责任,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坚守诚信底线。
昌邑市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政务信息数据及水、电、气、不动产等特定领域数据、市场主体履约践诺数据全面纳入了归集范围,让15万条数据刻画出精准的“企业画像”,使信用“有形”,各部门单位以“有形”的信用数据生成的信用报告为基础,对监管企业实施信用分级分类,并实施差异化管理,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有力地彰显了“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价值导向,激励企业积极践行诚信理念,营造了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良好的信用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基、兴业之本。昌邑市创新开展“邑心为企”信用修复服务,通过对失信企业开展信用公益培训班、实行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设立“企业信用修复”专窗、“一对一”“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等途径,实现信用修复告知率、提醒率100%,缩短企业信用修复时间1-2日,助力企业改善信用记录,让诚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