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青州市全面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构建“全域覆盖、重点关注、精准干预”三维工作体系,全方位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全域覆盖夯实教育根基
“各位家长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家长夜校’有幸邀请到了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专家、高级教师扈培杰老师主讲,本次课程主题是‘提升孩子学习与成长的源动力’,大家掌声欢迎!”据青州市家长联合会秘书长柴国政介绍,“阳光成长家长夜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每月在青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两次,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我从第一期活动就一直参加,收获很大”,一位家长朋友说。
青州市文明办联合医院、社区、学校,共同启动“阳光成长 家长夜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以体验式教育和专家指导为核心,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科学育儿方法,直面亲子沟通中的难点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有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改善亲子关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了创新样本。
近年来,青州市以“一主多元”模式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矩阵:主阵地建设方面,成立青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指导中心,全市中小学100%配备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建成县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成立15个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基地,开发覆盖小、初、高各学段的心理课程,创新设置心理绘画、心理戏剧互动、心理社会体验等项目,构建“PDE大心理”全环境育人课程体系。多元拓展方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等,组织心理医师、专业教师开展“阳光成长 家长夜校”12期,网络直播观看量达2万人次。全市51位心理咨询师入驻潍坊市社会心理服务云平台,开展“心相遇,童成长”等宣传教育活动,帮助未成年人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实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重点关注强化关键防护
中高考临近,如何帮助学子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面对高考,大家感受到压力了吗?”每年的4月份,在青州一中大礼堂,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员、山东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赵素爱老师都会为面临高考的学子进行心理调适讲座。她循循善诱,步步引导同学们进行压力测试,带领同学们初步了解自己的压力水平,并介绍情感宣泄、运动减压等有效调节压力的方法,让同学们在放松状态下、在潜意识里提升自信、激发斗志。
青州市常年组织开展中高考心理辅导系列活动,推出升学季心理名师访谈,组织专家到学校开展考前心理辅导讲座等。各中小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心理班会课、沙盘、团体游戏、韵律操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青州市校内外心理个案辅导时长30000余小时,服务学生家长1800余人。
青州市聚焦升学季心理问题,构建“预防-疏导-干预”全链条服务体系:考前进行心理调适讲座,组织名师录制减压视频课,开通“减压赋能 助力高考”24小时心理护航热线,向初三高三学生发放心理调适自助手册1.2万册,通过团体辅导、沙盘游戏等方式服务考生3800人次。建立动态心理档案管理系统,为全市6.8万名中小学生建立心理成长档案,累计开展个案辅导3.2万小时,危机干预成功率达100%。
精准干预筑牢特殊屏障
在“青未了·小风筝”罪错未成年人矫治教育基地,青州市志愿者协会、阳光社工服务中心等司法社工队伍密切协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罪错未成年人开展德育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以走访困难家庭等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帮教,激发罪错未成年人的向善心、责任心和公益心等,促使他们更加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助推法治教育成效。
市检察院、青州市司法局、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合作共建青心检卫心理健康中心,由司法局“心理测量平台”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测评,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提供心理顾问团队,结合心理量表测试报告,对涉案未成年人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矫治方案。
针对留守、困境、涉案等六类特殊群体,青州市创新“三专”帮扶机制:建立专业心理测评系统,生成重点人员测试报告;签约专业心理顾问团队,开展心理帮扶服务;打造专门阵地,建成“青未了·小风筝”矫治教育基地等特色平台,培育“青禾”计划、“益起守护・童盼花开”等关爱项目,创新“检察+心理”涉案未成年人帮教模式,对35名涉案未成年制定针对性心理帮扶方案,提出个性化干预措施60余条。
青州市构建“全域覆盖、重点关注、精准干预”三维工作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社联动,打造精准关爱项目,形成预防、干预、矫治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协同推进、多维发力,共同撑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防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