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   潍坊市文明办

微信图片_20240614154406.jpg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jpg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乡村文明建设 »最新报道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第四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名单,昌邑市柳疃镇太平集村榜上有名,目前,该市已成功打造红色文化特色村7个,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区第2位。除此之外,该市还拥有数量居全省之最的31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4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昌潍水,红色文化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 

  近年来,山东潍坊昌邑市把革命文物的科学保护、活化利用、赓续传承相结合,通过挖掘红色资源、用好红色“教材”、发展红色文旅,蹚出了一条保用并重、全方位融入、互动式发展的新路径,用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 

  红色沃土守护红色记忆 

  在95岁老党员温秀兰家中,当地志愿者为老人送上由党政有关部门部门联合颁发的“红色精神传承导师”聘书,并对她的革命经历进行采访记录。“七一”前夕,昌邑市有16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收到了首批这种聘书。 

  

 

 

  

  据了解,选聘“红色精神传承导师”是昌邑市“党史记忆抢救工程”的创新之举,早在2016年,当地就牵头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教师、青少年学生和家长,走访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和参军的老战士,征集口述史料、回忆录等“活资料”,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抢救“红色记忆”。 

  截至目前,共采访、慰问老党员、老战士600余人次,累计保存文字四十多万字,影像二千多小时,图片近3万张,编印了《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丛书,免费向基层党组织、中小学发放8万余册,作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读本。 

  

 

  

  在此基础上,该市聚焦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新格局,完成抗日殉国烈士祠等20多处革命文物点的修缮保护,1700多名群众参与红色展馆建设,450多名村民捐献文物资料。该市先后入选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录、山东省首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红色资源滋养文旅之花 

   步入昌邑市龙池镇马渠村,从红色文化长廊开始,沿着蜿蜒曲折的胡同,从北向南依次走进原昌邑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妇救会、儿童会、青救会、八路军七支队联络处等旧址,讲解员娓娓道来,讲述着这座村庄的动人故事。 

  

 

  

   在妇救会角落里摆放着一辆斑驳的小推车。“就是这辆‘英雄的小推车’,在村里先后有数十位群众用它来为前线送给养、送弹药,车上的暗红色斑点是群众血和汗的积淀。”马渠村村委会主任魏相进说。 

   近年来,昌邑市通过保护性开发,激活红色文化遗产,唤醒沉睡红色资源,串珠成链,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红色是最美的风景。该市规划设计东、西、南3条主线,将中共胶北特委旧址、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胶河战役烈士陵园等红色展馆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大力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打造10余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与20多家研学团队签订合作协议,3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昌设立研学基地。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构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红色乡村旅游+党性教育”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昌邑全域红色旅游品牌。近年来各红色景点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亿元。 

  青春力量续写红色故事 

  在昌邑市饮马革命烈士陵园,一名耄耋老人看着英烈墙上亲人的姓名泣不成声,“二哥,我们找了你77年……”。这位老人是威海籍烈士李树仁尚健在的亲妹妹,前期,昌邑义工在当地宣传部、退役军人等部门的协助下,远赴威海为烈士找到亲人。 

  

 

  

  据了解,饮马镇所在的原昌南地区是解放战争胶河战役的主战场之一,饮马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在这里牺牲的700多位烈士修建,多数烈士仅仅只有姓名信息。为了让革命先烈与亲人早日“相聚”,昌邑市义工联合会于2014年启动“为烈士寻家”公益活动,十年来已成功为58位烈士找到亲人,该项目已三次得到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这几年我们主要是依靠网络、发动网友寻找烈士亲人,80后、90后是主力军,他们贡献了大多数有价值的线索,为烈士寻找亲人的效率提高了不少。”昌邑市义工联合会党委书记、主席郝光介绍。 

  “孩子们,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朱树屏事迹陈列馆。朱树屏爷爷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他许身报国、献身海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近日,昌邑树屏学校思政课教师郭萍将课堂搬进朱树屏事迹陈列馆,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他们深刻感悟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科学家精神”。 

  

 

  

  说不完的红色故事、道不尽的红色情怀。该市各大中小学充分利用校内红色文化阵地、校外红色实践基地、红色馆藏教育资源,建成“多维立体”思政实践教学框架,通过开展“红书上墙,引领诵读”“小小红色故事讲解员选拔大赛”等创意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红色课堂接受实地的、鲜活的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该市各级各类学校已开展红色班会活动200余场,受益师生6万余人。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