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   潍坊市文明办

微信图片_20240614154406.jpg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jpg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文艺创作,自诞生之初就与人民紧密相连。从古老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到如今的电视剧、电影、短视频等艺术形式多点开花,无论形式如何发展变化,人民始终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与最终归宿。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艺创作,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使命。

  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创作,扎根于生活土壤,展现百姓真实生活。《诗经》中的“国风”,源自民间歌谣,记录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歌颂田间劳作、男女爱情,诗三百篇,千年后仍是熠熠生辉的经典;当代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展现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深深触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弦;《觉醒年代》《繁华》等大批优秀电视剧聚焦不同年代中国人的奋斗历程,收视率一路高开高走……这些作品之所以广受欢迎,就在于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能让观众、读者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汲取到源自生活的力量。

  让文艺创作贴近人民,需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真正走进人民群众中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才能创作出接地气、有温度的作品。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村晚”热潮,群众站上舞台当主角,唱出老百姓自己的声音;广场舞、群众合唱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主体性在自发组织文艺活动中不断强化。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提炼主题、展现形象,才能创作出一批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贴近人民心声又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同时,也要尊重人民日益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网络剧、微短剧等新兴文艺形式蓬勃兴起,它们以轻松、便捷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文艺工作者应把握机遇,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好新平台、新技术,创作出更多符合大众口味的优秀作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根本与泉源。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书写人民史诗,才能在时代舞台上绽放出绚烂光彩,让文艺之花在沃土上常开常新。(宋玉璐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