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文化路社区以“和顺家园”文化品牌建设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围绕社区居民全周期服务需求,搭建“友邻”文化阵地,培育“悦邻”文化队伍,开展“亲邻”文化服务,实现从社区文化惠民到社区文化润心的飞跃,社区党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呈现出文明向上、生动繁荣,和民心、顺民意的美好局面。
搭建“友邻”阵地,构建文化“润心”场景
积极发动基层群众参与,构建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文化阵地。旧墙焕新颜,养眼更润心。立足“文化嵌入”理念,结合小区楼体外观美化需求,将小区墙体、电表箱、楼体外侧等位置重新设计更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顺家园”文化品牌、社区居民公约等文化元素,一排排灰土墙变成靓丽彩绘画,文明风尚在小区触目可及,教化润物无声。将社区入口南侧墙面进行升级改造,嘈杂小喇叭变为多彩大屏幕,轮播理论政策、文明活动及好人风采等,文化传播形式更加生动、丰富、立体。
闲置变闲适,妙享新空间。盘活社区闲置绿地,改规格建设友邻长廊,成为小区网格长、楼长、单元长“三长”议事会的主阵地,让群众深度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强化宣传教化,在友邻长廊集中展示奎文好人、优秀志愿者、热心楼长,感染带动周边居民。高效利用文明实践广场,根据居民需求清单,统筹八方资源,联合辖区山东牧校、市老年大学等共建单位,发掘合伙人资源,每月开展社区“文化集市”活动,满足居民不同层次文化需求。
场地转场景,多彩又多情。以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为抓手,串联辖区资源,整合提升文化场馆,建设文化连体长廊、百姓书房、四点半学校、友邻烘焙坊、文化活动室和理论宣讲室等功能阵地,打造友邻音符、友邻京剧、友邻阅读、友邻茶社、友邻书画、友邻烘焙、友邻瑜伽等集合功能室,实现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群体,在社区活动有阵地、上课有学堂、闲暇有场所。社区每年组织举办公益市集、友邻烘焙、友邻瑜伽、友邻观影、未成年书法绘画等各类文化服务240余次,极大丰富居民生活体验。
培育“悦邻”队伍,构建文化“共情”纽带
以队伍建设凝聚群众,实现从参加社区活动向参与社区建设的跨越转变。全链条选育,配强百科式文化艺术队伍。壮大草根文化群体,组织成立和顺艺术团,划分合唱队、舞蹈队、中阮队、京剧票友社、快板五支队伍,平均年龄近70岁,成员超百人。围绕宣传国家政策、宣传社区事迹、团结邻里关系,创作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扇子舞《谁不说我家乡好》、快板剧《垃圾分类》、哑语《红旗颂》等精品作品,在齐鲁电视台、山东影视频道进行播出,艺术团获得“奎文区优秀文艺团队”称号。2024年春节,艺术团在曹清娟、王金英、韩军英等领袖成员带领下,自编自演,于工人文化宫进行“情暖社区迎新年”文艺演出,在社区内广泛传播。
多元化服务,构建全能式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发动辖区文化爱好者,成立夕阳红义务巡逻队、丁大妈爱心调解工作室、晴雨茶社等10余支志愿服务队,队员400余人,累计开展文化服务活动200余场,服务时长40000多个小时。发挥艺术团文化传播骨干作用,在专注于节目创作及演出之余,充分考虑辖区部分老年人身体不便,不能出门参加娱乐活动,生活较为孤苦的情况,“把歌声送到床前”,到居民家中唱歌、陪居民话家常,进行心理疏导,每年走访20余家老人,做到以文润心。一头白发、一颗红心,银龄力量初老不服老,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和温暖。
正能量传导,打造引领式道德模范队伍。牢牢树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理念,围绕“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入生活,深入细节,深入挖掘好人好事,发动群众在身边推举好人,选树丁悦红、周维明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推动道德典型从“个体”向“群体”裂变,由“盆景”向“风景”拓展,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路好人”,形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聚焦矛盾纠纷调解,打造丁大妈调解室“和事佬”调解品牌,小区楼长、退休老党员、小区居民群众积极投身治安巡逻、政策宣传、文明劝导等义务工作,协助解决停车、保洁等问题,通过公益调解,小区矛盾明显减少,陈规陋习逐渐改变,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开展“亲邻”服务,构建文化“共享”体系
聚焦老中青全生命周期服务,办好社区开放大学,不断提升全体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信,逐步实现从参与到共建,从共享到共情的新跨越。
家校社协同育人,绘就未成年人成长“同心圆”。依托社区四点半学校,动员辖区家长,通过活动渗透,深化道德建设,广泛参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活动,累计开展手绘长卷、春节写福字、贺卡制作等活动32次,参加人数1000余人次,滋润学生心灵。组织辖区志愿者开展专业书法、绘画培训300余场,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链接贝贝幼儿园、市交通局、锐翔航空公司等单位,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无人机知识科普、交通工具发展演变历程参观、我和小树共成长活动等多彩实践活动,挖掘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精神特质,提升自信心和凝聚力。
丰富“为老”志愿服务,守护老年人最美“夕阳红”。立足老年人口居多实际,精准实施“伴诊、伴陪、伴养”三伴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情感慰藉;联合社区诊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7册,上门提供月月问诊、周周巡诊、急时送诊“三诊服务”,守护居民身心健康;成立老年大学分校,引入专业师资,高水平为辖区老年人做好老年宣传、教育,引导老年人进一步融入社区生活;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手把手教授智能手机操作、引入“一键约车”打车平台使用,向老年人科普识别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的知识与技巧,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联合市总工会、市商业学校开展“爱心理发”服务50余次,广受居民好评。
发动中青年深度参与,“独角戏”治理摇变“大合唱”。借助“社区合伙人”机制,发挥中青年骨干作用,通过社区合作的需求库、项目库、资源库“三库联动”,分区域、分类型、分难易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将辖区内各类组织和资源统筹起来。以组织化、法治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文化“五化融合”,打造社区治理生态系统,通过由民做主、民生微心愿、亲邻港湾等组合举措,激发中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在世纪环球中心推行“潮汐停车”模式、南胡小区探索“社企领办物业”等领域广泛参与,形成很好的实践模式。发掘楼长王梅等一批中青年典型代表,推选为小区治理“红三长”,在车位收费、入户走访、社区共治等治理活动中积极参与,倡树“友邻互助”美德,将优秀传统“和”文化理念融入社区管理。